首页 > 健康 > 医讯 > 正文

核糖体蛋白S3(RPS3)是肝癌中的重要促癌因子

肝细胞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,中晚期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%。RNA结合蛋白(RBPs)介导的转录后调控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,但在肝细胞癌发生、发展中,大多数RBPs的生物学作用和作用机制还不清楚。
       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童坦君课题组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研究发现,核糖体蛋白S3(RPS3)是肝癌发生、发展中的重要促癌因子。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英国知名期刊《核酸研究》上。
 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童坦君介绍,肝细胞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,中晚期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%。RNA结合蛋白(RBPs)介导的转录后调控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,但在肝细胞癌发生、发展中,大多数RBPs的生物学作用和作用机制还不清楚。
  研究人员分析了RNA结合蛋白RPS3在肝细胞癌样本中的表达谱,对RPS3在肝细胞癌演进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。同时,该研究发现了RPS3新的抑制剂——4-羟基-2-亚甲基丁酸-(5-甲酰基呋喃-2-甲)酯(FMHM),该物可通过抑制RPS3/SIRT1(核糖体蛋白S3及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)途径抑制肝细胞癌。这一发现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。
  研究人员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了多个数据库,得到了887个肝细胞癌临床样本的测序信息,成功鉴定了一组肝癌进展相关RNA结合蛋白(HPARBPs);并利用免疫组化芯片,分析了RPS3在人肝细胞癌样本中的表达谱。通过增强或者降低肝细胞癌细胞模型及裸鼠模型中RPS3的表达,研究了RPS3对肝细胞癌恶性进展的影响,并经RNA-seq(转录组测序技术)寻找RPS3调控的下游靶基因,通过多种实验方法探索该调控作用的具体机制。最后从小分子化合物中,找出RPS3的抑制剂FMHM,并在细胞及动物水平评估其潜在的治疗价值。
  研究结果表明,RNA结合蛋白RPS3是肝癌发生中的重要促肿瘤因子,可通过转录后调控SIRT1的表达加快肝细胞癌发展。此外,RPS3有可能成为筛选肝癌药物的靶标,FMHM靶向调控RPS3/SIRT1(核糖体蛋白S3及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)通路或可为肝癌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。(记者付东红 通讯员李国栋)
>
延伸 · 阅读

高精度大尺寸!纵维立方助力光固化3D打印机强势破圈,引领全民3D

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纵维立方)成立于2015年9月,致力于为全球的...

深耕FFC软排线细分领域十余载 广东田津电子科技多元化产品受青睐

广东田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田津电子),创始于2009年,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寮...

标签
加载更多